院部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院部动态 >> 正文

【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举办非遗扎染体验活动 以党建带团建推动文化传承

时间:2025年04月27日 点击: 作者:熊章正 打印本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生物工程学院“七彩树”园艺协会于4月26日在生物基地组培楼组织开展焕“染”一新·非遗扎染体验活动。本次活动以“党建引领团建,文化赋能实践”为核心理念,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全校50名学生在扎染技艺的传承中厚植文化自信,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的育人实效。

活动伊始,团总支书记熊章正强调,本次活动是学院党总支推进“非遗传承与学科特色融合发展”战略部署的具体实践。扎染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智慧与生态哲学,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染色原理与党组织培养青年人才的逻辑高度契合。他要求全体学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非遗传承与专业学习深度融合,在守正创新中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时代使命。

非遗技艺传习环节,协会社长张小琴同学开展系统性教学。她从《天工开物》“凡造竹纸,事出南方”的文献考据切入,阐释扎染技艺作为古代“染缬三绝”之一的历史地位,着重强调其“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与《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的农耕智慧一脉相承。在技法原理讲解中,她以“防染工艺的化学机理”为理论支点,结合现代农业技术的专业特色,指出植物色素提取、纤维固色等环节与现代组培技术的内在关联。

图1 协会社长张小琴做指导教学

实践创作阶段,学生们严格遵循“设计—扎结—染色—氧化”工艺流程,在素白织物上演绎非遗技艺的现代转化。当百余件扎染作品悬挂晾晒时,冰裂纹、鱼子缬等传统纹样与学生们的创意交织共生,形成“千扎万染不易成,一池深浅见匠心”的生动图景。

图2 师生实践创作阶段

图3 师生实践创作阶段

图4 扎染作品悬挂晾晒

本次活动作为生物工程学院“党建+非遗”育人矩阵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起“理论讲授奠根基、实践创作强本领、成果转化显担当”的三维培养体系。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非遗传承与学科建设的融合路径,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突破,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文化动能。

图文:熊章正

一审:曾方

二审:王宗莉

三审:李明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咸宁大道118号

办公室电话:0715-8255518  

招生办电话:0715-8259788、8066656  

信访接访电话:0715-8255518、8217038

扫码关注我们新媒体

版权所有 ©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鄂ICP备:10021055号-1公安部备案号:42120202000035、42120202000011